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4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383篇
工人农民   235篇
世界政治   5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0篇
法律   4632篇
中国共产党   213篇
中国政治   561篇
政治理论   1575篇
综合类   633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798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430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285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129篇
  1987年   152篇
  1986年   141篇
  1985年   146篇
  1984年   134篇
  1983年   137篇
  1982年   100篇
  1981年   94篇
  1980年   89篇
  1979年   94篇
  1978年   75篇
  1977年   58篇
  1976年   66篇
  1975年   61篇
  1974年   69篇
  1973年   67篇
  1969年   5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ABSTRACT

Police agencies have adopted social media quite widely, but researchers have paid relatively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phenomenon. To date few studies have explored public reaction to police use of social media. The current study uses a purposive sample with 7,116 police Facebook posts collected from 14 different police agencies during a one-year period to answer two principal research questions: (1) with respect to the number of likes, number of shares, or number of comments regarding different themes present in police Facebook posts, are there differences among police agencies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ces in the thematic content in their postings? and (2) What factors are related to the public reaction (i.e., likes, shares, comments) to a police Facebook post? The findings from ANOVA and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models clearly indicate that citizens do have definite preferences on police Facebook posts –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like and make comments on posts of police personnel and police-public relations, but less likely to share posts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lso, they are more prone to like posts with narratives and pictures, but less likely to favor posts containing hyperlinks. Policy implications and practice guidelines, study limit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APP相关主体规范与否直接关乎数据信息安全,关涉公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益。基于个人信息保护的不断发展,APP信息泄露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本文认为,应结合现有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通过完善APP实名制度,构建APP相关主体备案制度,实施数据信息市场主体准入制度和第三方参与数据收集制度,以加强对个人数据信息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民事二审案件裁定再次发回重审的司法实践具有其正当性基础,契合保障当事人权利、查明案件事实的基本价值目标、符合科学的法律解释方法。对案件裁判结果具有显著影响的基本事实未经第一审法院进行实质性审理,或者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未参加第一审诉讼,或者存在其他可能影响公正裁判情形的,二审法院可以裁定再次发回重审。为实现重审制度的基本价值目标,建议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解释,明确再次发回重审的法定适用事由、完善二审审查程序和一审审理程序,以应对司法实践的复杂多样性挑战。  相似文献   
14.
15.
正规私募融资是创新、完善金融体系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新生力量,有益于丰富资本市场和满足多元化投资需求,支持创新创业战略并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伴随私募行业发展,不乏从业者将不属行政许可的登记备案夸大宣传增信、误导投资,或从事私募之外的违规业务,甚至借私募之名实施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那么,非法集资行为和正常民间借贷有什么区别?有没有一个合理的界限?该问题更存在于涉私募基金非法集资行为的司法认定中。如何通过刑法规制保障金融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立足激发金融市场活力,实现最优化金融调控和刑法调整范围,以衡平打击与保护,须厘清私募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限。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行政处罚法修订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会后,法制工作委员会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再次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到北京、河北、上海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行政执法机关、乡镇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专家学者、企业等的意见,实地了解综合行政执法、乡镇街道行使行政处罚权、行政处罚信息化建设等情况.  相似文献   
17.
美好生活是人民对于高品质生活的理想追求,而法治则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通过法治的平等原则确保人人拥有平等的人格、规定人人相同的地位以及赋予人人同样的法律机会,为人的尊严感的达致奠定基础。人民福祉是法治的根本目标,要通过法律制度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确保不同群体之间资源的公平分配以及地域发展上的互补互助,从而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对于公平正义而言,它既是法治必需的根本内核,又是人民满足感的基本保障。为此在初始条件中,要保证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获得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在物质条件方面,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充实;在公共服务方面,要让人民群众均等地得到来自国家的关爱、照顾、帮助。法治还必须设计"弱者所扶"的法律制度,精准扶贫、脱贫,消除产生弱者的主要社会根源;织造社会安全网,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弱者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完善对"失败者"的救助,为其提供重新出发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不动产作为人类社会中最有价值的财产之一,能否顺利执行对债权人意义重大,其中以房屋的交付执行最具有代表性。本文以房屋交付执行中的物之交付请求权执行和行为请求权执行作为切入点,剖析了法院执行活动中腾房执行的现实性困难,围绕查封与腾房退地两项具体措施详述了执行环节的具体表现和问题所在,以此论证分析了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突破方向和实践进路,以期结合自身职能发挥优势,在监督时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韩国社会企业为研究对象,在详细调查韩国社会企业的扶持制度与相关政策基础上分析韩国社会企业的发展状况.为探索韩国社会企业的创新特质与商业模式,本文以节俭式创新为理论框架对其内涵、特质及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社会企业在内外部资源双重约束的情况下,可通过节俭式创新形态在新技术、流程与模式方面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提升产品质量与性能.本文以颇具代表性的两个韩国社会企业愉快助听器公司和土新生为例,分析其内外部创新模式与特质,以期为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主办侦查员制度进一步强化了侦查活动与侦查监督、审查起诉、审判等工作之间的衔接,而侦诉衔接的过程中主办侦查员与其他诉讼主体在理念、方法和思维方面存在差异,成为了主办侦查员制度发挥功效所面临的困境。对此,主办侦查员制度在施行与适用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主办侦查员法治化理念的强化,明确侦查中立性要求,提升侦查诉讼性目标,以主办侦查员主动化、负责制、提升侦查质量为方法实现侦诉衔接下主办侦查员制度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